“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5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挑战,新闻出版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新闻出版工作者的积极性,新闻出版各项事业全面推进。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发展放缓的情况下,出版业逆势上扬,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以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为例,“十一五”期间前4年图书出版品种逐年递增,2006年233971种,其中新版图书130264种,重版、重印103707种;2007年248283种,其中新版136226种,重版、重印112057种;2008年274123种,其中新版148978种,重版、重印125145种;2009年301719种,其中新版168296种,重版、重印133423种。数字显示,4年间图书品种增幅较大,特别是2008年、2009年两年增幅都在10%以上,而此时正值全球金融风暴席卷之时。音像制品4年累计出版114538种、18.99亿盒,电子出版物36235种、6.83亿张。如此大规模的出版量,说明市场活跃的程度、供给能力增长和品种内容的丰富,也使得我国出版物的品种量在2008年、2009年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出版大国。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十一五”期间,我国出版业的繁荣不仅体现在数量和规模的增长,而且反映在质量效益的提高,通过实施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物规划,一大批精品力作得以出版,出版人的辛勤耕耘,结出累累硕果。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中图书1397种,音像、电子出版物531种,完成率达93%,为历史最好水平。纵观“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出版物的出版情况,有下面几个特点:
马列原著新译本重新编译出版,推出了一大批重大理论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4年启动,经过6年的努力,2009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批重要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两书是由中央编译局采用最新译文重新编译和修订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旨在为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的基础文本。对这两部文集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两部文集的出版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个重大成果,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纷纷出版,如北京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等,这些著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为基础,立足当代中国的社会实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重要成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方面,中央文献出版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大事记》、党建读物出版社的《科学发展观丛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纲》、安徽人民出版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青岛出版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本问题》、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发展观念的革命——当代科学发展观论纲》等一批理论专著深刻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程,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中国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
配合党和国家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活动,推出了一批具有重要传承和史料价值的出版物。
“十一五”期间,为庆祝和纪念党和国家重大历史事件,如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建军8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等,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宣部组织出版了《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这两套书系客观、线年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通过翔实丰富的内容、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影像资料,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深刻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宣传了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及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反映新中国60年辉煌历程和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以及总结中国革命史有分量的出版物还有:当代中国出版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图志》、河北人民出版社的《共和国年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以及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的《伟大历程》(音像制品)、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魅力中国》(音像制品)、人民日报金报电子音像出版中心的《改革开放30年》(电子光盘)等,通过不同的视角,借助大量的史实,展示了中国带领中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一步一步地向社会主义迈进的全过程,讴歌了中国领导的中国人民勇于进取的伟大精神。
纪念中国人民建军80周年和红军长征70周年的重点项目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感与丰富的精神内涵,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国人民历史图志》、军事科学出版社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党史出版社的《红军长征系列图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红军长征记》、出版社的《星火燎原未刊稿》(10卷)、华艺出版社出版的《苦难辉煌》等一系列图书,分别由军事科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军事博物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权威部门专家编写,全面生动地记录了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光荣历史以及所建立的丰功伟绩。这些图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党政部门及普通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出版社的《中国军事科技通史》、《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丛书》,海潮出版社的《海军史概要》,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海军新军事变革丛书》,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军事信息技术丛书》,音像出版社的《强军之路——军队改革30年》(音像制品)、《与人民同行——人民军队60年》(音像制品)等是一批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发展历程和改革开放30年我军的强军之路的重点出版物,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人民军队前进的步伐和人民军队的时代风貌。
与我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科研相衔接,集中出版了一大批创新性强、学术水平高的精品力作。
规划项目集中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学科建设、学术创新、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一些新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十五”和“十一五”攻关项目及国家级专项课题共有325种,占图书规划的24%。
中国人口出版社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是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总课题成果,该书从科学发展观、人口发展态势和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重大关系3大方面,科学分析了中国人口发展的趋势,系统研究了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我国人口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研究丛书》为中国社科院“十五”期间重大课题成果,丛书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社会巨变的背景下,如何发生蜕变和转型,总结了百余年来中西文化的论争和困惑,提出了摆脱困惑,加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学术界对该书的出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学术界有关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领域中一项宏大并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国家社科成果出版后产生较大影响的还有: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五百年来中国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汉语韵书史》,经济科学出版社的《教育投入、资源配置与人力资本收益——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贫困、收入差距与稳定增长》,民主法制出版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系列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法律科学文库》等。
在科技方面,一批国家重大科研成果相继出版,其中有些项目还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如: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谱仪Ⅱ正负电子物理》,是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该书总结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粒子物理实验装置——北京谱仪近10年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该社另一部《核色动力学导论》是一部具有独创性和前沿性的国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书几乎涉及核子物理和现代核物理所关心的所有最新前沿问题,是国际上量子色动力学领域第一部较全面、系统地用量子色动力学(QCD)研究核体系的专著,填补了学术上的空白。中南大学出版社的《地下岩体工程灾害隐患探测与控制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属矿灾害空区雷达探测信号解释的研究成果,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该书将工程灾害学、地球物理学、电磁学、现代数学、力学、测试试验技术及计算机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地下岩体工程灾害隐患控制的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地质出版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00万)》以侯学煜和张新时院士先后为主编的3届编委会、全国70个单位、260余名研究人员花费近30年的努力,得以在2008年完成。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植被研究数量化的重要进展,促进了植被研究与相关学科研究的融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中华民族遗传多样性研究》反映了我国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这一成果既为我国分享全球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奠定了基础,也为将来在研究医学相关的基因组学方面创造了条件。国家重点科技成果出版项目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国防工业出版社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丛书》、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开放巨型智能系统》、科学出版社的《国家973计划成果丛书》和《中科院知识创新成果丛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中华海洋本草》、四川民族出版社的《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的《航天科学与工程丛书》、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机器人焊接智能化技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特种作物栽培学》等。
针对我国经济各领域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推出了一批具有经济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成果。
经济类规划项目主要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中新问题的政策研究和理论探讨,涉及范围较广。如: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是国家社科规划办“十一五”重大课题。全书以发展为重点,从经济系统整体来探讨经济发展、经济改革和经济开放三者综合演变的轨迹、现状与多种趋向,在反思性回顾、实证性分析和规范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三者各自及其交叉存在的现实矛盾和难题进行解析,提出建设性的思路和具体对策,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经济问题丛书》是一部开放式的丛书,由近年社科基金经济课题组成,该书以中国经济问题为切入点,强调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来探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学术观点,在经济学界影响较大。
此外,中国金融出版社的《西部大开发资金渠道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丛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经济科学出版社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国乡村考察报告系列》、广东经济出版社的《中国南海海洋经济丛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环境经济核算丛书》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从不同角度,对区域经济、社会公平、农村经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为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
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抢救、挖掘、整理,出版了一批对中华文明传承具有深远影响的出版项目。
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籍总目》是“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古籍整理的重大成果。该书是由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主持,在无数专家的努力下,经过17年的调研整理,对我国现存20万古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于今后做好古籍整理,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中华再造善本》一期工程唐宋编、金元编共计758种珍贵古籍全面推出,是中华古籍抢救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使珍贵的善本古籍重获新生。凤凰出版社的《中华大典·文学分典》的出版标志着这项规模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同时,黄山书社的《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100卷)、中华书局的《琴曲集成》(30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地理文献辑刊》70卷、辽海出版社的《中国古代曲谱大全》、中医古籍出版社的《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凤凰出版社的《京剧历史文献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中国家谱总目》、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明清赋役全书》、文物出版社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河北人民出版社的《苏轼全集校注》等一批规模大、学术价值高的项目也相继出版。
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成果不断。四川民族出版社的《古译文献宝典》(133卷、藏文版)是藏学专家经过多年抢救性整理完成的,它的出版,引起了海内外藏学界的强烈反响,认为是对“西藏文化毁灭论”的有力驳斥。《羌族释比经典》也是四川民族出版社的重点项目,该书被誉为羌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填补了羌族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特别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羌族文化遭受重创的情况下,及时抢救和出版这一民族文化的精品更具现实意义。巴蜀书社的《中国水书》(160卷)、民族出版社的《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100卷)、四川民族出版社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100卷)等都是对濒临失传的民族文献的抢救性出版。
着力打造奠基性的文化精品,推出了一批具有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和传承价值的大型出版工程。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在我国文化建设和出版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大型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汉语大字典》等项目,和记ag根据现代科技知识发展速度和工具书每10年修订的惯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辞海》(第六版),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了《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汉英词典》(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大词典》(第二版)等。这些工具书,注重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成就、新经验,注重反映人类科学文化的新进展、新变化,注重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新发现、新认识,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对于文化积累和文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它们的出版对于夯实国家文化基本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一批新的大型工具书相继问世,如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中国美术百科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的《中国材料工程大典》(26卷)、气象出版社的《中国气象灾害大典》(32卷)、开明出版社的《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中国语言文字大词典》等显示了我国各类大型工具书出版的水平。
在史学方面,出版了一批内容厚重,影响深远的大型史学项目,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华文明史》是近年来编纂中国历史影响较大的一部,并产生了国际影响力,目前英文、俄文版权已售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中国财政通史》、九州出版社的《台湾文献史料出版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中国三千年运河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环境变迁史》等则是学术界公认的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学术精品。
关心青少年成长、关注民生、服务大众,出版了一批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鼓励农民科技致富的通俗读物。
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出版物是出版的永恒主题,“十一五”期间出版了一系列引导青少年爱祖国、爱学习的优秀读物。如江苏美术出版社的《祖国在我心》,通过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华文明、民族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其内容生动、通俗易懂,符合青少年的阅读特点。重庆出版社的《中国孩子的阅读计划》是由中国作协、国家教委、团中央、全国妇联等组织编写,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领衔执笔,向青少年阐述了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怎样选择书籍、如何阅读、阅读什么,对指导和提高青少年阅读兴趣很有益处。《走近科学》丛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与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联合制作,丛书突出了内容新颖、覆盖全面、立足科学等特点。民族出版社的《“托起明天的太阳”民族文字版未成年人丛书》,首批149种图书,用蒙、藏、维、哈、朝5种民族文字出版。丛书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的哲理格言和通俗易懂的故事,是普及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开阔视野的百科全书,出版后受到了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欢迎。希望出版社的《心理成长快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青少年科学与人文素养丛书》、商务印书馆的《科学与科普系列图书》、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在科学的入口处系列》等一批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读物在青少年读者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近年来,通过学者口语化的讲座,使深奥的国学思想和专业理论知识通俗化,成为图书的热点。这类图书的出版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人文精神及普及专业知识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华东师大出版社的《国学名著讲读丛书》把中国经典著作在突出文化的原典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理念给予通俗化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名师大讲堂系列》由著名的经济学家林逸夫、张维迎等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经济学、管理学。还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大家小书丛书》、河北人民出版社的《中国通史简明读本》、希望出版社的《公民知识读本》等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朋友出版了一批农业增收和丰富文化生活的通俗读物。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向农民读者传授先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农民读者学会闯市场、强化经营和创业意识,从而培养新时代的新型农民。农村读物出版社的《新农村新青年文库》,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青年工作和依据调研结果,分别从劳动力转移、自主创业、技能培训、信息服务、文化宣传、和谐家园建设、生活质量、保健养生8个方面提供智力支持。此外,科学出版社的《新农村建设丛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富民兴业丛书》、农业出版社的《农民增收口袋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服务三农·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丛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三农经济知识新读本丛书》、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的《农业的十万个为什么》(音像制品)、《农药安全实用技术》(音像制品),华中科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的《致富农技一点通——实用农业科技》(VCD),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的《农村实用技术系列》(VCD),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的《走进百家名村》(电子出版物)等也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
文学艺术重点项目精彩纷呈,文学原创佳作与总结性工程并举。
“十一五”期间文学原创佳作不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军旅作家王树增的战争系列《长征》、《解放战争》、《远东朝鲜战争》,作者经过多年对第一手资料的整理、积淀,以丰富的史实、生动的笔触,真实地描写了人民军队的铮铮铁骨,为读者奉上精神盛宴,出版后多次再版,发行数十万册。作家出版社的《湖光山色》(长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暗算》(长篇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震中在人心》(报告文学)、新华出版社的《生命的呐喊》(报告文学)、文艺出版社的《烤·蓝》(诗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向往温暖》(诗歌)等一批优秀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创性文学作品还有:作家出版社的《越过云层的晴朗》、作家出版社的《成长》、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酥油》、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空山》和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格萨尔王》(阿来著)等。
一批编纂多年,集大成的大型文学出版工程相继出版。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鲁迅大辞典》,由国内各地鲁迅研究专家撰写,历时20余年。全书对鲁迅的生平活动、创作情况及一些背景性材料分类设立词条,汇集了大量与鲁迅相关的知识和资料,是阅读鲁迅、研究鲁迅必备的重要参考书籍。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辑(1976-2000)》由王蒙、王元化总主编,分设文学理论卷、长篇小说卷、中篇小说卷、短篇小说卷、微型小说卷、散文卷、杂文卷、报告文学卷等30卷。其他代表性的还有百花文艺出版社的《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辽宁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文学通史》、湖南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文学编年史》、南开大学出版社的《英国文学史》等。
儿童文学作品也收获颇丰。新蕾出版社的《中国原创童书》包括童话、小说、诗歌、绘本等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作品,内容健康向上,图文精美,代表中国当代原创童书的最高水平,其中《木偶的森林》曾获“五个一工程”作品奖。少儿读物“红帆系列”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创立的成功品牌,“十一五”期间他们出版了《红帆船抒情童话》、《红帆船校园美文》等系列图书,影响越来越大。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鬼马少年”系列口袋书、接力出版社的《淘气包马小跳动漫书系》、重庆出版社的《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原创书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快乐星球系列丛书》、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象棋王》、吉林美术出版社的《三毛动画版系列丛书》等也受到孩子们的欢迎,特别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童趣出版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动画出版品牌。艺术类出版物突出总结性成果,如人民出版社的《新中国美术60年》、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墓室壁画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敦煌壁画全集》、黄山书社的《新编中国美术全集》、东华大学出版社的《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文物出版社的《中国法书全集》、武汉出版社的《中国话剧百年图文志》、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中国交响音乐博览》等从不同方面、多角度反映了艺术各门类的历史面貌和发展脉络,展现了我国艺术的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
“走出去”项目更具系统性、针对性和规模化,出版了一批弘扬中华文化、具有时代精神、易于被外国读者接受的出版项目。
由外文、译林等出版社出版的《大中华文库》是一项全面展示中国古代文化、大规模译介中国经典作品的重大文化工程。以汉英对照的形式推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从思想学术、文学、历史、科技等方面涵盖宝藏丰厚的中国古代文明,全面地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和灿烂成就。“十一五”期间出版了83种,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译林出版社的《符号中国》是为实施“走出去”战略量身设计的一套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的图书,语言活泼、知识性强、具有可读性,所配图片兼有资料性与欣赏性,受到海外读者欢迎。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项目还有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文化中国》(英文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走进中国》(英文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感知中国——中国文化百题》、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中华文明史话》(中英双语)、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医“走出去”系列》(英文版)等。
介绍中国改革开放成就和当代百姓生活的出版物有:外文出版社的《中国发展系列》(英文版)、《中国老百姓系列丛书》(英文版)、《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英文版)、《中国基本情况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走进中国家庭DV》,科学出版社的《数学专著系列》(英文版)、《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英文版),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的《简明中国冰川目录》(英文版)等。还有一系列很受外国人喜爱的汉语教学出版物,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汉语900句》、《汉语世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国家汉办重点规划教材:长城汉语 生存交际》、《汉字文化》、《快乐中国——学汉语》系列图书等。在翻译引进项目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爱因斯坦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列维·斯特劳斯文集》等。《爱因斯坦全集》是对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智慧的总结,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英中文同步出版,体现了美国著名学府和出版单位对我国出版社和学术界能力的尊重。《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包括哲学系列、法学系列、经济学系列、管理学系列、心理学系列、新闻学系列、教育学系列、历史学系列、宗教学系列等多个子系列,至2010年年底,该系列丛书出版137种,它们是20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的集大成者,也是21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的开路先锋。《列维·斯特劳斯文集》涵盖了列维·斯特劳斯各个时期几乎所有重要的著作,为中国学界提供了一套全面深入了解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思想的原始资料,文集全部由法文原文译出。其中《面具之道》2009年12月获法国大使馆第一届傅雷翻译奖。此外影响较大的还有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弗·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名著丛书》、中国大百科出版社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大象出版社的《剑桥科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加德纳世界艺术全史》等。对于外国优秀作品的引进,其意义不仅局限于对学术本身的影响,中西优秀文化的交流,对人类的文明共同发展,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尊重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年来,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重点项目的出版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出版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和出版业态的创新,以规划为龙头实施精品战略,通过精品规划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出版的繁荣和发展,为实现出版强国的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