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名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遭遇车祸身亡事件引发各界关注,留学安全问题再次敲响警钟。当留学逐步进入大众化时代,迈出国门的留学生也面临各种风险。然而,随着英美等国高校春季申请进入尾声,国内也纷纷针对准留学生开展行前培训。结合教育部”平安留学“平台发布的安全通报,本期盘点一下留学过程中的危险源以及规避风险的方法。
随着美国早申陆续放榜,又有不少中国学生将奔赴海外,开启异国求学旅程。顶思不久前刚刚对各主要留学目的国的中国留学生数据做过统计,数据上看,2023年,12个留学目的国吸引了87万中国留学生,其中美英澳加四国合计达68万,占据近八成。与此同时,很多媒体报道的留学恶性事件同样也多发生在这些国家。
截止今日,2023年“教育部平安留学”已累计发布45期安全通报,整理关键词发现,这些都是留学生在留学路上的必过险关。
这个可谓是通报中的最高频关键词,几乎每期都会提到,而且来自于不同留学目的国。比较典型的诈骗形式是冒充某电信服务公司或使领馆等,再电话转接“国内某市公安局”“国际刑警”等部门,继而骗取受害人的“保证金”。
我们仅以中国留学生比较集中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为例,2023年1-9月,中国曼彻斯特领馆收到的中国留学生遭遇电信诈骗报案的情况80多起,被骗金额总共超过一亿元人民币。此外,领馆劝阻了100多名学生,通过当地警方解救了20多名,挽救的经济损失将近1亿元人民币。
前段时间轰轰烈烈的缅北电诈团伙覆灭一度让国人拍手称快,如果说缅北的电诈镰刀收割的是国人,那么割美国人韭菜的则是我们的另一位近邻——印度,2022年印度电信诈骗收入将近400亿美元,作为英语国家的全球呼叫中心,印度很自然的拿下了英美的电诈业务。根据网传数据,2022年,大约26%的美国人(6840万)被诈骗过,被骗金额超395亿美元。
因此,中国驻美大使馆以及旧金山、纽约、洛杉矶、休斯顿和芝加哥等地的总领馆也纷纷向留学生发出防范电诈的提醒。
不仅英美两国,在安全通报中,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德国、法国、俄罗斯等等,几乎所有留学目的国的大使馆和领事馆均在时刻提醒中国留学生警惕各种形式的电信诈骗。
这是一类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也是传统“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升级版。这一类诈骗多利用留学生和家长远隔万里、沟通不畅的现实情况,精心设计的一个双向连环骗局。由于近几年极为猖獗,在每期的安全通报和记ag中均有单独提及。
仅在上月便发生了三起留学生遭遇“虚拟绑架”案件,在欧洲某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因陷入“投资理财”陷阱被诈骗分子控制后被威逼去往东南亚某国,并被切断一切联系。诈骗分子向其父母发送受害人被绑架的照片及哭诉的音频,称受害人被“绑架”,威胁其父母在规定时间交纳“赎金”否则“撕票。最终在刑侦反诈部门的努力下,成功在东南亚某国解救出受害留学生,挽损200万元。
另有诈骗分子通过AI合成声音的形式,冒充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并与其家长联系,谎称遭遇绑架并索要赎金。
同样发生于近日,驻法国大使馆接到多起在法留学生遭遇换汇诈骗的报告,不法分子以“优惠汇率”为诱饵,在网站、微信群等平台发布所谓“换汇”信息,在前期利用小额换汇得到留学生信任,然后逐渐增加额度,最终在某次大额换汇打款后,诈骗分子直接拉黑跑路,销声匿迹,造成当事人经济损失。
尽管“私下换汇有风险”已经是圈里老生常谈的留学陷阱,但每年依然有不少留学生上当受骗。而私下换汇的风险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外,还可能会触犯我国或者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根据国家《外汇管理条例》规定,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数额较大的,由外汇管理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相应罚款,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由于海外留学多是远离亲人朋友,就容易对异国他乡结识的所谓“熟人”产生信任。就知人知面不知心,警惕“熟人”杀猪盘。通报就提及了相关案例,某男子平时以小额换汇、介绍租房、组织旅游等日常交流对一些施以小惠,博得周边留学生充分信任,然后在集中收取大量房租中介费和旅游经费后“人间蒸发”致使20余名留学生被骗,数额高达几十万人民币。
如果说上述四大常见骗局威胁的是留学生的财产安全,那么下面要说的,就不止财产安全,甚至可能威胁着中国学生的人身安全。
近几年里,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罹难的新闻并不少见,除了前文提到的4名在加中国留学生遭遇车祸不幸遇难,还有各类凶杀案件,比如22年底终审的江歌案,以及手段极为残忍的章莹颖案,两起案件也都因判决结果而让大众意难平……
在安全通报中,各主要留学目的国的使领馆同样提醒中国公民对当地可能发生的极端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以及流行病疫情等做好防范。比如在此次车祸事件发生前,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就提醒在加留学生注意冬季冰雪天气带来的出行安全问题,遵守交通规则,减速慢行。同时,通报中还提醒留学生注意冬季用电用气安全。
通报中,地震、山林火灾、飓风同样是高频词,也同样威胁着留学生群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此外,通报同样就诸如登革热等流行传染病提醒东南亚多国的留学生群体注意防范。
和国内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治安不同,远赴海外的留学群体面临的治安环境要复杂很多。除了各类暴力和冲突事件,甚至面临着目的国爆发战争的风险,比如持续将近两年的俄乌冲突,以及今年10月发生的巴以冲突。
聚集最多中国留学生的美国则一直是大规模枪击事件的重灾区,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数百起枪击事件,造成数万人死伤。枪击事件同样频发生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除了枪击,抢劫和绑架等恶性事件也常见报端。
此外,大型聚会和等事件带来的伤亡事故同样不容小觑。2022年发生的韩国梨泰院件,被美媒称为21世纪发生的第九大故,事故造成四位中国公民遇难,也包括中国留学生。
如果留学的道路已成既定,那么在认识了留学路上的六大险关后,接下来我们要看的就是如何规避风险,防患未然,以及当身处险境时,如何安全脱险。在此,我们简单总结了三点:
无论留学目的国社会环境如何,都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在行前就要做好安全攻略,充分熟悉目的国的各类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比较常见的危险源,如夜间出行,重大节日的聚会和赛事演出,都容易因现场混乱而带来人身和财产损失。
同时,从各类凶杀案件的事故分析来看,无监控覆盖区域、背街小巷、多种族混居区也多为城市的危险区域,应尽量不去或少去,或选择结伴日间出行。
安全攻略中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点就是要充分了解目的国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文化禁忌等,严格遵守当地法规制度,尊重风俗传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近几年的诈骗套路虽然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各种手段、编造各种事由,威逼利诱当事人将资金转至指定银行账户或网络投资平台。
因此,留学生群体要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遇事多想多问、多商量,捂好自己的“钱袋子”,切勿向陌生人转账汇款或轻信他人进行网络投资。
常见的诈骗套路如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不见面方式,处理违法犯罪案件、核对索要身份信息或通知领取包裹快递;将电话转接至中国国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海关等执法司法部门;要求提交“保证金、“担保金”,进行资金清查;通过社交平台或电话、短信等方式交友,提供投资建议,要求在网络投资平台投资或借款等。
如不慎遭遇诈骗,请第一时间向当地警方、收款银行所在地警方和相关银行报案,或向当地的使领馆寻求帮助。
另一方面,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人接触应加强戒备。如发现身边人有赌博、吸毒、经常借钱且拖欠等劣习,应保持距离,避免与之发生经济来往。日常生活中请使用正规租房、换汇或交友软件,不贪小便宜,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当不幸身处险境时,丰富的安全技能就可以帮助自己化险为夷。也正因如此,参加系统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以高发的枪击事件为例,当遭遇枪击事件时,就需要保持冷静,寻找结实的掩体,再报警将自己所在的位置、枪手的外貌特征、所用武器以及目击到的其他信息提供给警方。
在参加各类聚集活动或身处人员密集场所时,要留意紧急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把握黄金求生时间,遇拥挤踩踏时要保持蜷缩状态,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后颈部。
借用教育部“平安留学”公众号的slogan:留学千万条,平安第一条。‘’
国际环境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各类留学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我们惟愿所有异国求学的留学生都能平安顺遂!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